10.8全国高血压日| 血压越测越高?注意!情绪也是重要影响因素

发布时间:2023年10月08日 浏览:

你是否有这种体验:一天量了数十次血压,结果因为紧张越测越高。
你是否有这种感觉:诊断高血压病之后,虽然血压暂时控制良好,但总是担心血压突然改变引起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,而变得不敢出门、不敢独处……
你是否有这种想法:我怎么就得了高血压呢?之后我的心脏会不会出问题,血管是不是会出问题,是不是还会得糖尿病……
 
高血压是一种心血管疾病,需要长期服药控制血压,减少并发症的发生,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。同时,高血压也是一种心身疾病,调查结果显示,47.2%的高血压患者合并心理问题,以焦虑情绪多见,反之焦虑也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。
10月8日是“全国高血压日”。今天,市四医院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余稳为您讲解“心理与高血压”的关系。


焦虑情绪如何影响血压变化?
焦虑情绪会导致体内几组神经传导递质的功能紊乱,进而影响血压变化。
焦虑可以通过激活交感神经影响血管内皮功能,导致血管内皮释放出血管活性物质失衡,影响血压的调节。
焦虑可使自主神经系统的下丘脑功能失调,激活肾素-血管紧张素-醛固酮系统(RAAS),增加肾素、血管紧张素、儿茶酚胺分泌量,导致血压升高。
高血压和焦虑的共同机制之一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(HPA)轴的功能紊乱。一方面,焦虑情绪会通过传导系统到达下丘脑,使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升高,收缩下丘脑血管,再向下通过网状结构传递,使肾上腺髓质分泌儿茶酚胺的量增多;另一方面,焦虑会增强HPA轴的活动,使类固醇激素分泌增加,导致水钠潴留。二者的共同作用下,使血压升高。
哪些高血压患者容易并发心理问题,特别是焦虑情绪?
女性患者;
65岁以上患者;
独居患者;
合并糖尿病的患者;
受教育程度低的患者;
2级及以上高血压患者;
未规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。


高血压患者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合并心理问题?
睡眠是焦虑、抑郁状态的敏感指标,焦虑状态、抑郁状态的人常常合并睡眠的问题。如果高血压患者近期出现了睡眠问题,不论是入睡困难,还是早醒,都需要密切关注。
如果发现自己突然血压升高,尤其是每天下午或晚上固定时段的血压骤升,在排除器质性疾病(如嗜铬细胞瘤、副神经节瘤等)后,要警惕惊恐发作(惊恐障碍,焦虑发作)的可能性。
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焦虑、抑郁自评量表或相关量表的评估,判断是否有焦虑、抑郁障碍,及时给予治疗。
高血压合并心理问题的患者应该注意什么?
一、正确认识疾病本身
1.高血压目前是一种可以药物控制的疾病;
2.高血压必须治疗,如果不治疗可能会导致心、脑、肾及周围血管靶器官损伤,甚至会导致死亡;
3.血压会随着情绪和外界环境而变化,也可能因为其他疾病影响而改变;
二、正视心理问题对高血压的影响
血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,过度紧张、痛苦、愤怒、焦虑是高血压发病因素之一,也是高血压治疗过程中血压难以控制的常见因素之一。
要学会放松与放下,可以用散步、打太极拳、听轻音乐、和朋友聊天、郊外旅游等方式放松自己。
三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,正常进行血压测量
建议养成低盐低脂饮食的饮食习惯,戒烟、戒酒,尽量避免熬夜,少喝浓茶、咖啡等。以正常频次进行血压测量即可,比如每日早上、晚上连续测3次,取平均值即可,不要对血压波动产生过大的恐慌情绪。
四、接受药物治疗
1.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调整降压方案。有些患者用药非常盲目,在药物的剂量和毒副作用都不了解的情况下想当然地吃药和停药。这种行为危害非常大,轻者会使血压出现较大的波动,重者可能会引起重要脏器的损害。
2.如果确实存在心理问题,需在医生指导下加用抗焦虑抑郁药物。服用药物一定要坚持疗程,减药停药都要遵从医嘱,贸然停药可能会导致病情反复。此外,除了药物治疗,也可以配合一些心理治疗及物理治疗。
 
医生简介
余 稳
主治医师,心理治疗师,从事内科临床工作10余年。擅长常见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,尤其是冠心病、心力衰竭、心律失常、高血压等心内科常见病、多发病、危急重症的诊治,及冠脉介入治疗。